5-39 菩薩所修道

丁二:菩薩所修道,三祇歷十地。頓入與漸入,隨機有差別。

  「菩薩所修」的「道」,是發菩提心,受菩薩戒,六度,四攝。菩薩修行[P413]的時間,是「三」大阿僧「祇」劫。經歷的行位,約證入法界性來說,是經「歷十地」。這些,都已經在上面說到了。但還有一問題,需要解說。

  菩薩修行三大阿僧祇劫,本是聲聞佛教以來的定論,但大乘經卻不一定。所以《起信論》抉擇說:經說不定,是方便說;從信心成就到成佛,其實是一定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(122)。但龍樹論的見地不同:成佛或快或慢;慢的,要無量無數阿僧祇劫呢!這到底修行成佛,有沒有頓速與漸緩的分別?三大阿僧祇劫,本有二種解說。一、時間劫:如多少時間是一小劫,八十小劫為一大劫。這樣的大劫,依十十為百,十百為千的進數,數到阿僧祇大劫(意思是無數,但這實在是有數量的),再數到三阿僧祇大劫,經這麼久的時間修行,才能圓滿成佛。二、德行劫:以功德來計算。這如以工作的產量,作為一工作日一樣,要有三大阿僧祗劫──德行劫的功德,就能成就。約德行說,成佛的時間遲速就不同。如以一人的手工產量為一工作日,那以一人管理多少機器,一日的產量,就等於手工者三十或一百工作日了,這可能是相差很遠的。所以,依功[P414]德來計算,三大阿僧祇劫,一切菩薩修行成佛,都是一樣的,而約時間說,就大不相同了。依龍樹論意,一般(如釋迦佛)是經三大阿僧祗劫的,有的時間更長,但特殊的利根,是不要這樣久的。也許這樣的根性太少了,所以馬鳴,無著菩薩們,都沒有說到。總之「頓入與漸入,隨」菩薩的根「機」不同,經說是「有差別」的。現在,依龍樹菩薩《往生品》說(龍樹又配合了《入定不定印經》的次第),略為開示。

圖片

    一、福薄根鈍心不堅──發心修行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

    二、少福德利根────發心漸行六度或三大阿僧祇劫成佛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┌甲─┬發心入菩薩位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頂位)

    三、大福德利根心堅┤       └發心小住入菩薩位…………………(頂位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│乙──發心成佛轉法輪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初地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└丙──發心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…(地上)


一、如乘羊而行的。發心前進,走了很久時間,有的還是不能到。如說:[P415]『菩薩發大心,魚子菴樹華;三事因時多,成果時甚少』(123),這也許是最一般的根性了。二、如乘馬(經說如乘象)而行的。或修三大阿僧祇劫,或者百大阿僧祇劫,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三、如乘神通行的,其中又有三類。甲(經說如乘日月神通而行):龍樹又分為二類:有的,初發心就上菩薩位;有的,多少修行,就上菩薩位。菩薩位,雖有多種解說,然依《般若經》說,是頂位,再不墮惡道,下賤家,二乘地了(如約《華嚴經》的行位說,是發心住)。乙(經說如聲聞神通行):初發心就成大菩提,八相成道(初地分證,能於百佛世界,現身八相成道)。丙(經說如來神通行):初發心就般若相應,成熟眾生,莊嚴佛土。這是方便道菩薩,初地以上到八地。這可見,初發心就圓滿成佛,這是怎麼也不會的。但發心就入初地,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有的;還有更高的,初發心就自利圓滿,以方便道度眾生了。第二類或修三大阿僧祇劫,圓滿菩提,是漸機,釋迦佛就是這樣的根機。後三類是頓入的利根,但是希有難得的![P416]

  為什麼根機有漸有頓,成佛有遲有速?問題在發心以前的準備不同。一是:『先世福德因緣薄,而復鈍根,心不堅固』(124)。難怪發心以來,久久都不能達到目的。如從來不曾修學,就發心去應考一樣。二是:『前世少有福德利根』(125)。這如學歷差些,但在長期的服務中,經驗豐富,只要不斷學習,每年應考,就有錄取的機會。三是:『世世以來,常好真實,惡於欺誑。是菩薩亦利根堅心,久集無量福德智慧』(126)。這才初發菩提心,就能直登高位。這如學歷高,研究深,一考就中。所以學佛的,最好不談頓哪漸哪,這都是空話!最好是問問自己的準備如何!現代的中國佛教界,思想怪僻得很,不曾考慮自己:福德因緣怎樣?根機怎樣?福慧資糧怎樣?發心學佛,非頓入不可,非立即成佛不可。不問自己,不問自己的發心,卻以為這是大法,這個法門成佛容易。這如不問自己的學歷及經歷,只想競選總統,一下子就位居元首一樣。還有些人更可笑了!承認自己的根機鈍,業障重,智慧淺,卻以為非修容易成佛的法門不可。這些思想,都與正法不相應!真正想發心而學佛的,應從集資糧,成[P417]利根,心志堅固──去努力修學,不問頓漸,更不問什麼時候成佛,但知耕耘,才是菩薩的正常道。

丁三:三僧祇劫滿,登於妙覺地。

  修行到「三」大阿「僧祇劫」的功德圓「滿」,就從菩薩地而進「登」「妙覺地」──佛地。佛的大菩提,稱為『無上正等正覺』。正也譯為妙,所以佛果是等覺又妙覺。從初地以來,到第八地,菩薩斷盡了三界的煩惱障。而習氣──所知障,從初地以上,一分分的除去。約心境說,習氣是由於戲論相的顯現,於法不能得無礙知見,有愚昧的意義。也因為無始來的煩惱慣習,煩惱障雖斷了,而還有煩惱的氣息。這些習氣,聲聞稱之為『不染污無知』,大乘是染污的無明『住地』。這些習氣,由於無相智的進修,達到不現,愈來愈薄,法空性也愈來愈明淨。等到盡淨銷融,智慧也能更悠久,更廣大,更深細的了達一切。到終了時,淨治了『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』,及『極微細礙愚癡及彼麤重』(127),這才究竟圓滿成佛:『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,最清淨真[P418]實顯現』(128);也就是『最清淨法界』顯現。《般若經》說,『一念相應妙慧』,斷一切煩惱習氣而成佛(129)。發心修學到此,才真正是功德圓滿了。

註【5-122】《大乘起信論》(「大正」卷三二.五八一頁中)。
註【5-123】《大智度論》卷四(「大正」卷二五.八八頁上)。
註【5-124】《大智度論》卷三五(「大正」卷二五.三四二頁下)。
註【5-125】同上。
註【5-126】同上。
註【5-127】《解深密經》卷四(「大正」卷一六.七0四頁中──下)。
註【5-128】《攝大乘論本》卷下(「大正」卷三一.一四八頁下)。
註【5-129】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卷三七二(「大正」卷六.九一九頁中)。   

導師:

回應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第414頁提到菩薩位說:「有的,初發心就上菩薩位;有的,多少修行,就上菩薩位。菩薩位,雖有多種解說,然依《般若經》說,是頂位,再不墮惡道,下賤家,二乘地了(如約《華嚴經》的行位說,是發心住)。」有關「菩薩位」,謹轉錄厚觀法師編輯的《成佛之道講義》317頁引《大智度論》的論述供參考:

【經】復次,舍利弗!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,當學般若波羅蜜!

【論】菩薩位者,無生法忍是。得此法忍,觀一切世間空心,心無所著,住諸法實相中,不復染世間。復次,般舟般三昧,是菩薩位。得是般舟般三昧,悉見現在十方諸佛,從諸佛聞法,斷諸疑網;是時菩薩心不動搖,是名菩薩位。復次,菩薩位者,具足六波羅蜜,生方便智,於諸法實相亦不住;自知自證,不隨他語,若魔作佛形來,心亦不惑。

復次,入菩薩法位力故,得名阿鞞跋致菩薩。

復次,菩薩摩訶薩入是法位中,不復墮凡夫數,名為得道人:一切世間事欲壞其心,不能令動;閉三惡趣門,墮諸菩薩數中,初生菩薩家,智慧清淨成就。

復次,住頂不墮,是名菩薩法位,如〈學品〉中說。上位菩薩不墮惡趣,不生下賤家,不墮聲聞、辟支佛地,亦不從頂墮。

問曰:云何為頂墮?

答曰:如須菩提語舍利弗:若菩薩摩訶薩,無方便心行六波羅蜜,入空、無相、無作中,不能上菩薩位,亦不墮聲聞、辟支佛地;愛著諸功德法,於五眾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取相心著:言是道非道,是應行是不應行;如是等取相分別,是菩薩頂墮。何等是住頂?如上所說諸法愛斷,於愛法亦復不取,如住頂義中說。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內空中不見外空,外空中不見內空,不空中不見內外空,內外空中不見外空,乃至無法有法空,亦如是。

復次,上位菩薩得無等等心,亦不自高,知心相真空,諸有無等戲論滅。

多聞思版主

 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第414頁論及菩薩修行成佛的頓速與漸緩說:「依龍樹菩薩〈往生品〉說(龍樹又配合了《入定不定印經》的次第)」,略分為三種(如下圖的一、二、三),第三種菩薩又可再細分為三種(如下圖的甲、乙、丙,其中甲又可再細分為二),所以一共是如《入定不定印經》說的五種菩薩。

   一、福薄根鈍心不堅──發心修行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

   二、少福德利根 ──── 發心漸行六度或三大阿僧祇劫成佛

   三、大福德利根心堅──甲─發心入菩薩位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頂位)

   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發心小住入菩薩位………………(頂位)

                  乙─發心成佛轉法輪…………………(初地)

                  丙─發心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(地上)

謹節錄《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八》與《入定不定印經》的論述如下以為參考:

 「利根、心堅,未發心前,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,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即時行六波羅蜜,入菩薩位,得阿鞞跋致地。所以者何?先集無量福德,利根心堅,從佛聞法故。譬如遠行,或有乘羊而去,或有乘馬而去,或有神通去者。乘羊者久久乃到,乘馬者差速,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。如是,不得言發意間云何得到,神通相爾,不應生疑。菩薩亦如是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即入菩薩位。

有菩薩初發意,初雖心好,後雜諸惡。時時生念:「我求佛道」,以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,或至或不至。先世福德因緣薄,而復鈍根,心不堅固,如乘羊者。

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,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,若三、若十、若百阿僧祇劫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如乘馬者必有所到。

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。

是三種發心:一者罪多福少;二者福多罪少;三者但行清淨福德。

清淨有二種: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;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,通達菩薩道故,入菩薩位,即是阿鞞跋致地,阿鞞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。次後菩薩大厭世間,世世已來常好真實,惡於欺誑。是菩薩亦利根堅心,久集無量福德智慧。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即轉法輪,度無量眾生,入無餘涅槃,法住若一劫,若減一劫,留化佛度眾生。佛有二種神通力:一者現在時;二者滅後。劫義如上說。劫中所度眾生亦復不少。次後菩薩亦利根、心堅、久集福德,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,得六神通,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,而自莊嚴其國。如阿彌陀佛,先世時作法藏比丘,佛將導遍至十方,示清淨國,令選擇淨妙之國,以自莊嚴其國。」  

(《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八》連結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25n1509_038#0342b28

爾時,世尊告妙吉祥童子言:「妙吉祥!當知菩薩有五種行,何等為五?所謂羊車行、象車行、日月神力行、聲聞神力行、如來神力行。妙吉祥!是為菩薩五種行。妙吉祥!初二菩薩於無上正等正覺,是不決定;後三菩薩於無上正等正覺,是得決定。

(《入定不定印經》連結:http://tripitaka.cbeta.org/T15n0646_001#0706b09

多聞思版主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第416頁以習氣來看聲聞行與菩薩行的不同說:「這些習氣,聲聞稱之為『不染污無知』,大乘是染污的無明『住地』。」無知,可分為染污與不染污,如《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七》說:「若永斷二種無知:謂染污不染污。是名為佛,聲聞、辟支佛雖斷染污無知,不斷不染污者。」《說一切有部顯宗論卷第十四》除了這樣的分別還提到:「此不染無知即說名習氣,有古師說。

謹再節錄導師的《勝鬘經講記》155頁有關此的說明以為參考:

佛法本源於《阿含》毘尼,今略為敘述。總攝一切煩惱,為見一處及三界愛──四種,為佛法共義,大乘不共說有五種。然《阿含》及毘尼說:阿羅漢斷煩惱,但有不斷的,名為習氣。此習氣,即本經的住地。羅漢不斷習氣,辟支佛稍侵習氣,唯有佛,煩惱習氣一切斷盡。二乘不斷的習氣,在聲聞學派中,稱為不染污無知。無知即無明的別名﹔習氣,是極微細的無明,這與大乘的無明住地一致。龍樹說:『聲聞辟支佛習氣,於菩薩為煩惱』。聲聞學者,以為習氣是不染污的,無礙於生死的﹔而在大乘學者看來,習氣是微細的染污,還是要招感變易生死的。二乘不斷,而唯佛斷盡的無明,大乘學者說,菩薩在修行中,已分分漸除﹔佛究竟斷盡無明。所以,或分無明為十一重,二十二愚等。大乘所說的無明住地,實為根本教典所固有的,不過與聲聞學者解說不同。

多聞思版主

請問

『菩薩發大心,魚子菴樹華;三事因時多,成果時甚少』

句中"三事"是指什麼?

謝謝解答

 

 

三事應該就是上文所提到的:菩薩發大心,魚子,菴樹華。發大心的菩薩多,成就佛果的少;魚生子多,而長成魚少;菴樹華多而果少。

摩訶般若波羅蜜多

tengel法友之回應很正確,個人也將其經論出處及導師的解說整理供參。

導師於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414的「三事」,係引用《大智度論》卷4(如下):

《大智度論》卷4〈1 序品〉:帝釋以偈答曰:「菩薩發大心,魚子菴樹華,三事因時多,成果時甚少!」(CBETA, T25, no. 1509, p. 88, a9-11)

 

此"三事"是指:(一)菩薩發大心(二)魚子(三)菴樹華,以上三者均是因時多,但其成果甚少。

(一)菩薩發大心:指發心修菩薩行。

(二)魚子:指魚卵。魚母產卵雖多,但能發育成魚者少。

(三)菴樹:指生於印度的「菴(羅)樹」的。花開甚多,但能結成菴羅樹果者甚少。

 

《大智度論》卷35,對於卷4「三事」的解釋為:「如魚子、菴羅樹華、發心菩薩,是三事因時雖多,成果甚少」,詳文如下:

 

《大智度論》卷35〈2 報應品〉:「爾時毘首羯磨天白釋提桓因言:「尸毘王苦行奇特,世所希有!諸智人言,是人不久當得作佛!」釋提桓因言:「是事難]辦;何以知之?如魚子、菴羅樹華、發心菩薩,是三事因時雖多,成果甚少。今當試之!」帝釋自化為鷹,毘首羯磨化作鴿,鴿投於王,王自割身肉,乃至舉身上稱以代鴿命,地為震動。是時釋提桓因等心大歡喜,散眾天華,歎未曾有;如是決定大心,成佛不久!」(CBETA, T25, no. 1509, p. 314, c20-29)

 

另外,曇無讖後來續譯的後三十卷《大般涅槃經》之卷14〈 聖行品〉對於此「三事」有進一步的解說。

《大般涅槃經》卷14〈7 聖行品〉:「菩提之心亦復如是難發易壞。大仙。如有多人以諸鎧仗牢自莊嚴欲前討賊。臨陣恐怖則便退散。無量眾生亦復如是。發菩提心牢自莊嚴見生死過心生恐怖即便退散。大仙。我見如是無量眾生發心之後皆生動轉。是故我今雖見是人修於苦行無惱無熱住於險道。其行清淨未能信也。我今要當自往試之。知其實能堪任荷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重擔不。大仙。猶如車有二輪則能載用。鳥有二翼堪任飛行。是苦行者亦復如是。我雖見其堅持禁戒。未知其人有深智不。若有深智當知則能堪任荷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重擔也。大仙。譬如魚母多有胎子成就者少。如菴羅樹花多果少。眾生發心乃有無量。及其成就少不足言。」(CBETA, T12, no. 374, p. 449, c23-p. 450, a9)

 

導師對此三事,有如下數則解說:

菩薩行太偉大了!一般人嚮往有心,而又覺得不容易修學成就,所以有「魚子、菴羅華,菩薩初發心,三事因中多,及其結果少」的慨歎。(<<印度佛教思想史>>p.85)

 

一、福薄根鈍心不堅──發心修行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。…如乘羊而行的。發心前進,走了很久時間,有的還是不能到。如說:

菩薩發大心,魚子菴樹華;三事因時多,成果時甚少』,這也許是最一般的根性了。(<<成佛之道(增註本)>>p.414)

 

如說:『魚子庵羅華,菩薩初發心,三事因中多,及其結果少』。初發心的多而能得成就的少,應是十信位中的菩薩發心;若至發心住,發心即決定不再退轉。心不退轉的,「名住如來種」姓「中」。住如來種,即一定可以成佛。(<<大乘起信論講記>>p.303)

大乘經中說:十方有無量無邊的菩薩,那是十方如此,而此土並不多見。至於大地菩薩的化現,可能到處都是,但這不是人間所認識的。從此土的縛地凡夫來論菩薩行,如不流於想像,神秘,尊重事實,那是並不太多的。經上說:「無量無邊眾生發菩提心,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轉」。所以說:「魚子庵羅華,菩薩初發心,三事因中多,及其結果少」。這不是權教,是事實。出世,是大丈夫事,而菩薩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!如有一位發心得成就不退,對於眾生的利益,實在是不可度量,如一顆摩尼寶珠的價值,勝過了閻浮提的一切寶物一樣。

    我們必須認清:名符其實的菩薩,是偉大的!最偉大處,就在他能不為自己著想,以利他為自利。偉大的,這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;弘揚大乘法,景仰佛陀的圓滿,菩薩大行的偉業,雖要經歷久劫修行,或者暫時中止進行,但一歷耳根,萬劫不失,因緣到來,終究要從此成佛的。(<<學佛三要>>p.152 ~ p.153)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

感恩能引經論和白話解說, 讓我信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