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印順導師對「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」探源》序

  《印順導師對「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」探源》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呂勝強

     一九八三年讀完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後,引發「無生法忍」之相關疑問,雖然同年六月曾當面請示印公導師,惟受限於時間不足及參訪人數較多等因緣,未能解除內心之疑惑。後來讀了《空之探究》及《印度佛教思想史》,發現導師晚年對於「法住智」之詮釋與早年《妙雲集》之說法(如《成佛之道》及《學佛三要》等,也包括《性空學探源》)不同;另外因為「導師舉雜阿含351《井水喻經》為無生法忍菩薩經證」之問題與早年之疑惑有關,乃再於一九九二年元月赴「華雨精舍」請示導師,這一次,大部分的疑問獲得了解答(慧解脫阿羅漢之「涅槃智」等相關問題尚有疑義)。以上諸問題之探索過程中,當時少有師友得以相互討論(厚觀院長尚未返台),一九九九年曾將請示導師後之綜合心得寫成一篇論文──〈人菩薩行之理論與實踐〉並於為導師祝壽之「第一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」上發表(該文曾請厚觀院長指正並已修訂)。

      後來,由於院長賜贈《福嚴佛學院第八、九屆學生論文集》,因而得悉開仁法師寫有〈試論「法住智」思想之開展〉及〈「七十七智」與「度疑清淨」之關係探究〉二篇論文,讀後甚為踴躍,因為這恰與我多年關注之主題有關。不久,藉著某次拜訪福嚴時,主動探詢同學而與法師見面,此後也就有了書信之法緣往來,這回法師之畢業論文集將定稿刊行,要我寫一篇文字,我雖然是個不懂原典語文且未具學術背景之初學,惟因法誼特殊,也就義不容辭地勉為略述以下簡短心得權充為序,並表達對於法師大作之讚嘆!

      印順導師所要弘揚的佛法宗趣,眾所共知為:「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,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(天化之機應慎),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,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」,他老人家接著解釋說:我多讀「阿含」、「戒律」、「阿毘達磨」,不滿晚期之神秘欲樂,但立場是堅持大乘的。又說:「大乘佛法,我以性空為主,兼攝唯識與真常。在精神上、行為上,倡導青年佛教與人間佛教。」(《華雨集》(第五冊),p.17~18)

      導師所倡導的「青年佛教與人間佛教」是重視「此時、此地、此人」之人間淨化工作,也就是重視人間「緣起因果」之「法住智」;導師發願並倡行「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,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!」惟如何能夠生生世世來人間,這與《雜阿含經》(788經)「假使有世間,正見增上者,雖復百千生,終不墮惡趣。」之經教有密切的關係;此外,「人間佛教」行者所宗仰學習之彌勒菩薩「不修(深)禪定,不斷(盡)煩惱」廣修利他菩薩行,則與「今是學時,非是證時」無生法忍菩薩之「有滅涅槃知見」有關,依導師的研究,「有滅涅槃知見」可以溯源自《雜阿含經》(351經)之「井水喻」。

      開仁法師之大作──《印順導師對「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」探源》,是集合數篇論文串編而成,而其論題核心圍繞著以上導師所揭櫫的「人間佛教」綱要,討論之內容也扣緊了(《雜阿含347經》──即《須深經》之)「法住智」、《雜阿含經》(788經)以及《雜阿含經》(351經)等重要經典及相關論典,這的確關涉著導師對於「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」以及其原始經論依據。誠如導師於《華雨集》(第四冊)之〈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〉p.57所說的:「初期大乘」不是與「佛法」(藏教)無關,而是從「佛法」引發而來的。發揚大乘而含容傳統的三藏教法,正是大乘初興所採取的態度。「初期大乘」是菩薩道。菩薩道的開展,來自釋尊的本生談;「知滅而不證」(等於無生忍的不證實際)的持行者,可說是給以最有力的動力。法師正是根據這個線索來探究導師對於「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」的思想源頭。尤其可貴的,法師之研究除了提供詳細經論解說外,更能跳脫導師一家之言,而列舉古代論書中諸家不同之解說(以及現代學者之詮釋)而予以併陳。

     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,導師於今時今地倡導契理又契機的「人間佛教」,但是對於古代印度大乘佛教「悲增上菩薩」之未能充份開展,卻是有所反省的,如說:悲增上菩薩,是「人間勝於天上」,願意生在人間的。菩薩多數是人間的導首,以權力、智慧、財富,利益苦難的(人間)眾生。到成佛,(菩薩時也)不願意在淨土,而願在五濁惡世度眾生。不願生天而在人間,不願在淨土而願在穢惡世界,徹底表現了悲增上菩薩的形相!(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,p.1289 ~ p.1290);典型的悲增上菩薩,是釋尊的菩薩本生,為了利益眾生,不惜犧牲(施捨)一切。(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p.1289)。但是「大乘佛法」,重視菩薩的悲心,然在印度佛教界,不脫原始佛教以來,「信行人」,「法(重智的)行人」的兩大分類,所以大乘信行與智行的法門,得到充分的開展,而現實人間──「業因緣所生身」的悲增上行,不受重視。(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,p.1290)

      開仁法師在其大作結語前,特立「印順導師抉發『阿含四無量心接軌大乘精神』之內在動因」乙節,個人認為是甚具意義的:這除了能彰顯導師「釐清佛法初期四無量心曾淨化而提升為解脫道」之苦心外,同時也抉發導師挖掘釋尊之「悲增上菩薩」典型在印度佛教被忽視之史實。如今,吾人若能「以古為鑑」而隨力弘揚導師所倡說的「古代佛教所本有」之「人間佛教」人菩薩行,那麼也算是暢佛本懷之一分了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05年8月2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