匿名法友 (未驗證) - 二, 2021-08-17 08:55
姓名或匿稱:
導師在中觀今論中說到:
1.「見空不見有、見有不見空」是「幻有真空二諦」(註、「見空不見有、見有不見空的幻有真空二諦不同。」(《中觀今論》,p.210))
(1)「「幻有真空」二諦:此二諦是利根聲聞及菩薩,悟入空性時,由觀一切法緣起而知法法畢竟空,是勝義諦。從勝義空出,起無漏後得智——或名方便,對現起的一切法,知為無自性的假名,如幻如化。但此為勝義空定的餘力,在當時並不能親證法性空寂,這是一般大乘學者見道的境地。不但菩薩如此,二乘中的利根,也能如此見。此與前實有真空的二諦不同,此由後得方便智而通達的,是如幻如化的假名。此又可名為事理二諦,理智通達性空為勝義,事智分別幻有為世俗。」(《中觀今論》,pp.209-210)
(2)修行者「觀凡情的諦實相不可得時,如幻現相每是畢竟不起而都無所見。
(3)唯識家雖重於依他起及遍計執的差別說,但也有此義,」(《中觀今論》,pp.212-213)
(4)「第二(幻有真空二諦)是唯識宗義,龍樹論也有此義」(《中觀今論》,p.210)
2.「龍樹菩薩說:「大聖說空法,為離諸見故」。離一切妄見,即是要學者泯絕一切,就是空相也不可耽著。若有空相現前,執有空相可取,這不是佛陀說「空」的本義。」(《中觀今論》,p.223)
請問,這1的「見空不見有」的「見空」,與2的「空相現前」的「空」,是否相同?
- 瀏覽次數:4508
回應
「見空不見有」與「空相」是否相同?
請提供與本論題相關之「導師著作前後文」,以便了解提問之旨意。
提問者可能某種原因無法呈現完整貼文,本中心網管負責人電告筆者並轉來貼文內容,筆者已補貼了全文。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
回應「見空不見有」與執相之「空相」是否相同?
一、「見空」與證果的關係
(一)《雜阿含經》有關「遠塵,離垢,得法眼淨」證果的含意:
《瑜伽師地論》對於《雜阿含30經》「遠塵,離垢,得法眼淨」的解說:
(二)涅槃是無為,是出世間,也是空——出世間空性
(三)見滅得道(見空得道)
二、導師此處所說的「見空不見有」等同「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」
「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」請參考:
唯見正法,「見法,涅槃、滅盡」即是「於一切法都無所見」,所以阿羅漢、辟支佛亦得慧眼。
見法涅槃之所見,如《阿含經》所示為「無量、無數、永滅」,此即是《般若經》系所說的慧眼「於一切法都無所見」。
https://yinshun-edu.org.tw/zh-hant/node/26415
三、「空相現前」不等同「悟入、證入」空相
「離一切妄見,即是要學者泯絕一切,就是空相也不可耽著。若有空相現前,執有空相可取」此時之「空相現前」卻執空相,並非「悟入、證入」空相。
四、所以,這1的「見空不見有」的無漏「見空」,與2的「空相現前」執相有漏「(見)空」不同。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