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苦難、宗教到療癒

宗教即療癒

宗教原不是給人研究的,而是給人信仰,因信仰而產生力量,透過實踐去療癒自己、療癒他人。如是宗教即療癒,宗教與療癒密不可分、互為一體。

宗教即療癒,這顯見「正信」宗教是因應人世間苦痛而存在,療癒是面對苦痛、正視苦難,如是療癒未必是一般認知意義下的療癒。意即,宗教療癒中的(healing)不同於醫學上的醫療(treatment)、治療(包括cure、remedy、therapy)等,而是關乎身心靈的整體。尤其宗教在身心之外、之上,更關心「靈」的精神性層次,不管是靈魂或心靈。

宗教與療癒合而為一,在東方宗教亦復如是、更復如是。以佛教為例,相對於「因信得教」──透過信仰得到救贖,佛教之「依智得度」──透過智慧得到解脫,如《般若心經》所說的:「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」以及­「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;佛教中心目的是為「滅苦」,所說的「四聖諦」即環扣在「苦」的觀照上,而且不只限於自身的苦,到了大乘佛法更關注他人的苦。

宗教應用在療癒上,不管是救贖或解脫,皆是宗教療癒功用的顯示,而且都關乎身心修養、心性砥礪、福慧增長、生命成長,從「內修外行」的過程中展現宗教的療癒。

在「內修」的自我關懷上,佛教的四念住禪修、四無量心、慈心觀、數息觀、念佛觀、甚至不淨觀、緣起觀等,皆是修學的法門。在「外行」的社會關懷上,宗教慈善之入世實踐,亦作為一種療癒模式,在宗教精神引導下提供苦難的慰藉。

可知宗教的療癒涉及自利利他、自覺覺他的修煉,此以價值為基礎(value-based)[1]的取徑,不同於主流醫學、心理學之強調實證科學的路數。因此在經典的教義思想基礎下,展開慈善的苦難關懷(利他、覺他)與身心的苦痛轉化(自利、自覺)兩個向度的探索。


[1] 可見Drozdstoy Stoyanov, Bill Fulford, Giovanni Stanghellini (eds) 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Values-Based Mental Health Practice: Case Studies and Commentaries, Springer, 202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