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佛之道》與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兩本著作中,談「歸依」的角度有什麼不同?

由於提問人未具體敘述其理解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是從什麼角度來談歸依,厚觀試著回答如下,請參考。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談歸依或許從三個層次來談:有的是基於世事不順,想求歸依(發心近於人天增上生心);有的是希望求出離三界苦海而求歸依(近於出離心);有的是效法佛菩薩希望成佛度眾生而歸依的(發菩提心)。因為我們過去世因緣不同,確實有人早已修菩薩道在來人間的,其歸依三寶的動機自然與一般人不同。

「歸依三寶」確實有多種層次,我們剛入佛門的歸依稱為「翻邪歸依」;每天早晚課都還有歸依三寶;受五戒乃至比丘戒等,還是依「歸依三寶」而得戒。

《成佛之道》「歸敬三寶章」談歸依的動機,從「有海無邊際,世間多憂苦,流轉起還沒,何處是依怙」及「積聚皆銷散,崇高必墮落,合會要當離,有生無不死,國家治還亂,器界成復毀:世間諸可樂,無事可依怙」來談,著重在「翻邪歸依」,較少提到「發菩提心求歸依」。因為《成佛之道》之以五乘共法、三乘共法、大乘不共法之次第安排,「發菩提心求歸依」的是少數,所以導師在「歸敬三寶章」談歸依時先不觸及此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