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
關於初果所破的「我見結」
初果所斷之「我見」,也稱為「薩迦耶見」、「有身見」……等,在這些譯語中,有的是採取「音譯」,有的則是「意譯」。因此,詞彙雖稍有異,涵義卻無不同。
再者,若於眾生上起執著是「人我見」(補特伽羅我見),於法上起執著,即是「法我見」。雖或可分為兩者之別異,但同樣是依根深蒂固「自性執(自我見)」,而引生之煩惱,故而本質上並非不同。
另,參考導師著作之闡述,如下:
《寶積經講記》,p.157:
一切眾生,都不自覺的起自我見……薩迦耶見――有身見(俗稱我見),是以五蘊為所緣,而並沒有自我可得的。
《攝大乘論講記》,p.48:
薩迦耶見,就是我見或身見,即對於五蘊和合的所依,本不是我的東西,由於錯誤的認識,妄執為我。
《大乘起信論講記》,p.281:
我見,梵語為薩迦耶見,即對身心而起自我(是實是常是一)的計執。《阿含經》以來,一致的以我見為邪執的根本,生死的根本。
《我之宗教觀》,p.128:
我見,梵語薩迦耶見,應譯為身見;這是執取自身(身心)為實自我的。
《大乘廣五蘊論講記》,pp.158-159:
「薩迦耶」是印度話,「迦耶」就是「身」的意思……前面加個「薩」,這個地方是「破壞」、「敗壞」的意思,也有著「有」的意思。「見」,並不是看見,是一種很深刻的認識,覺得一定是如此的,有一種見解,有一種主見、意見。所以,薩迦耶見翻成中國文字,叫做「有身見」……
《中觀今論》,p.240:
有些經中,說薩迦耶見是生死根本。既說無明是生死根本,何以更說薩迦耶見是根本?生死的根本,那裡會有差別?要知道,無明不是一般的無知,是專指執著實有我、法自性的無知。分別來說,執法有實自性的,是法我見;執我有實自性的,是人我見,也即是薩迦耶見。無明是通於我法上的蒙昧,不悟空義而執實自性,薩迦耶見僅於生死流轉的主體――人我執上說。凡有法我執的,必有人我執,離卻人我執,也就不起法我執。故說無明為生死根本,又說薩迦耶見為生死根本,並不衝突。
《中觀今論》,pp.246-247:
於一切法上執有自性是法我見,於有情上執有自性是補特伽羅我見,於自身中執有自性實我――主宰性的為薩迦耶見。三者是有相關性的,根本錯誤在執有自性。如執補特伽羅有自性,由此即有薩迦耶見生;如執法有自性,我執亦不會沒有。……如真能通達自我不可得,則無我即無我所,法的實有性也就破了。小乘不廣觀一切法空,直從補特伽羅我知空。……但約悟證的勝義慧說,空性是平等的,不執我自性,也決不執法有自性;若執法有自性,那必是未能真知無我的。
以上,提供參閱
導師著作答客問版主:利生無倦
回應
關於初果所破的「我見」結
初果所斷之「我見」,也稱為「薩迦耶見」、「有身見」……等,在這些譯語中,有的是採取「音譯」,有的則是「意譯」。因此,詞彙雖稍有異,涵義卻無不同。
再者,若於眾生上起執著是「人我見」(補特伽羅我見),於法上起執著,即是「法我見」。雖或可分為兩者之別異,但同樣是依根深蒂固「自性執(自我見)」,而引生之煩惱,故而本質上並非不同。
另,參考導師著作之闡述,如下:
《寶積經講記》,p.157:
一切眾生,都不自覺的起自我見……薩迦耶見――有身見(俗稱我見),是以五蘊為所緣,而並沒有自我可得的。
《攝大乘論講記》,p.48:
薩迦耶見,就是我見或身見,即對於五蘊和合的所依,本不是我的東西,由於錯誤的認識,妄執為我。
《大乘起信論講記》,p.281:
我見,梵語為薩迦耶見,即對身心而起自我(是實是常是一)的計執。《阿含經》以來,一致的以我見為邪執的根本,生死的根本。
《我之宗教觀》,p.128:
我見,梵語薩迦耶見,應譯為身見;這是執取自身(身心)為實自我的。
《大乘廣五蘊論講記》,pp.158-159:
「薩迦耶」是印度話,「迦耶」就是「身」的意思……前面加個「薩」,這個地方是「破壞」、「敗壞」的意思,也有著「有」的意思。「見」,並不是看見,是一種很深刻的認識,覺得一定是如此的,有一種見解,有一種主見、意見。所以,薩迦耶見翻成中國文字,叫做「有身見」……
《中觀今論》,p.240:
有些經中,說薩迦耶見是生死根本。既說無明是生死根本,何以更說薩迦耶見是根本?生死的根本,那裡會有差別?要知道,無明不是一般的無知,是專指執著實有我、法自性的無知。分別來說,執法有實自性的,是法我見;執我有實自性的,是人我見,也即是薩迦耶見。無明是通於我法上的蒙昧,不悟空義而執實自性,薩迦耶見僅於生死流轉的主體――人我執上說。凡有法我執的,必有人我執,離卻人我執,也就不起法我執。故說無明為生死根本,又說薩迦耶見為生死根本,並不衝突。
《中觀今論》,pp.246-247:
於一切法上執有自性是法我見,於有情上執有自性是補特伽羅我見,於自身中執有自性實我――主宰性的為薩迦耶見。三者是有相關性的,根本錯誤在執有自性。如執補特伽羅有自性,由此即有薩迦耶見生;如執法有自性,我執亦不會沒有。……如真能通達自我不可得,則無我即無我所,法的實有性也就破了。小乘不廣觀一切法空,直從補特伽羅我知空。……但約悟證的勝義慧說,空性是平等的,不執我自性,也決不執法有自性;若執法有自性,那必是未能真知無我的。
以上,提供參閱
導師著作答客問版主:利生無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