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8 煩惱貪瞋癡

壬二
癸一: 煩惱貪瞋癡,不善之根本,癡如醉如迷,瞋重貪過深。

  再說到集諦中的「煩惱」。這是內心的不良因素,壞分子。無論是知識的,感情的,意志的,凡是不正確,不恰當的,使我們因此而煩動惱亂,引生不安定,不和諧,不自在;由此煩惱,造作種種業,更引起未來的苦迫:這都叫做煩惱。煩惱是非常複雜的,在煩惱中,「貪,瞋,癡」,是一切「不善」法的「根本」,所以叫做三不善根。根本,是什麼意思呢?這是說:一切煩惱,可以分為三大類:一、貪類;二、瞋類;三、癡類。一切煩惱,無非這三煩惱的支派流類。如愛、染、求、著、慳、諂、憍、掉舉等,是貪類。忿、恨、惱、嫉等,是瞋類。見、疑、不信、惛沈、忘念、不正知等,是癡類。眾生都是有煩惱的,但各有偏重。一向慣習於多起某類煩惱,就會造成不同的個性,如 [P159] 貪行人,瞋行人,癡行人。如三類沒有偏重的,就稱為等分行人。更詳細的,有『人情凡十九輩』(10)的分類。

  煩惱太多,這裡不能廣說,就舉三不善來說吧!一、「癡」是愚癡,也叫無明,從對於真實事理的無所知而得名。但不是說什麼都不知,反而這是知的一類,不過是錯誤顛倒,似是而非。「如醉」酒,也「如」著了「迷」的。是的看成不是的,不是的卻看作是的;有的以為沒有,沒有的以為是有。不應該說的而說,不應該笑的而笑,不應該哭的而哭,不應該作的而作。迷迷糊糊,顛顛倒倒,疑疑惑惑,這就是愚癡的相貌;最難根治的煩惱。從他的不知來說,是不知善惡,不知因果,不知業報,不知凡聖,不知事理。從他的所知所見來說,便是:『無常計常,無樂計樂,不淨計淨,非我計我』。不是對於真實事理的疑惑,就是對於真實事理的倒見。二、「瞋」:這是不滿於境界而引起的惡意。如發作出來,就是忿,是諍,是害,是惱怒。如藏在心裡,就是怨,是恨,是嫉妒。這種過失,是非常嚴「重」的。不但因此而作壞事,有些好事 [P160] ,也因為不能容忍,一念的瞋恨心起而破壞了。我們與眾生間,從過去到現在,都有著密切的關係。所以應有慈悲心(無瞋害心),才能有利於自己,無損於別人;才能做到自他和樂,自他兩利。可是瞋煩惱,是恰好的反對,成為窮凶極惡的罪惡來源。經上說:『一念瞋心起,八萬障門開』。又說:瞋如火一樣:會『焚燒諸善根』。三、「貪」:這是染著自我,及有關自己的一切。顧戀過去的,耽著現在的,希求未來的。雖不是瞋火一樣的嚴重,卻是水一樣的滲入,徹骨徹髓,「過」失極其「深」切。貪愛,主要是自我的愛戀,從現在到未來。如對人,那就是愛我的父母,我的兒女,我的兄弟姊妹,我的朋友等。對事物,那就是愛我的財富,我的事業,我的學問,我的名譽等。有了貪心,雖是可以做成很多的好事,但由於以自我的愛染為本,所以是不徹底的,有時會一轉而起瞋他心,瞋是愛的相反面。愛到極點,有時會瞋恨到極點。神教說:『上帝愛世人』,我想在他們想像中的上帝,這話是對的。因為愛極了,所以會恨到極點,如洪水為災,幾乎使人類與動物絕了種(見《創世紀》)。 [P161] 這是『上帝愛世人』的最好事例,因為有愛就有瞋,愛與瞋是難得分離的。所以從佛法來說,這是凡夫的真面目。庸俗的神教徒,還能想像出超庸俗的真正道德嗎?而且,有了愛染,染著了一切,一切的變動,就會牽動自心而引起苦痛。所以佛說:『愛生則苦生』。

  
癸二: 佛攝諸煩惱,見愛慢無明。我我所攝故,死生永相續。

  煩惱的三大分類,可說是專約欲界,尤其是約人類而說。如在色界與無色界,瞋恚就不會生起了。所以,「佛」在統「攝」一切眾生所有的「諸煩惱」中,又另有「見、愛、慢、無明」──四煩惱的分類。這是可從種種意義,作不同解說的。現在略說三義。一、古德稱此為『四無記根』(11)。並非嚴重的惡性,而卻是煩惱的,名為有覆無記。研討到微細的煩惱,這四者被發見出來。特別在大乘的唯識學中,這四煩惱,是被看作與第七識相應的煩惱。在沒有證真理,斷煩惱的聖者,這四煩惱是一直沒有離開過的,成為眾生煩惱的內在特性。在這一解說中,稱為我癡,我見,我慢,我愛。本來沒有我(常住不變自 [P162] 在)的,看作有我,名我癡。由於自我的錯覺,因而執為確有的,名我見。由於執有自我,而對自我有妄自尊大感,名我慢。不但妄自尊大,而且愛戀此自我,名我愛。一切眾生自我中心的活動,就在這種內在的煩惱特性下開展起來。二、在《阿含經》中,常見到這一系列的分類。拿人類來說:從煩惱而來的錯謬,可以分為二類:一、認識上的錯誤,名為見;這只要有正確而堅定的悟解,就可以改正過來的。二、行動上的錯誤,稱為愛;這要把握正確的見地,在生活行為中,時時照顧,不斷磨練,才能改正過來。所以有的說:『知之匪艱,行之維艱』。在從凡入聖時,斷了部分煩惱,但還沒有究竟,稱為『餘慢未盡』。慢是微細的自我感,及因此而引起的自我中心活動。如徹底斷盡了,就得到解脫。不過,羅漢們的習氣還沒有淨,習氣就是最微細的無明──不染污無知。如能這也斷盡,那就真正究竟清淨了。三、癡──無明,為一切煩惱的總相。如由此而分別起來,屬於知的謬誤,是見;屬於情的謬誤,是愛;屬於意志的謬誤,是慢。一切煩惱,總不外乎這些。 [P163]

  每一煩惱,都有發業與潤生的功能,也就都有集起生死的力量。但最根本的煩惱,是什麼呢?在四諦的說明中,以愛為主,因為愛是染著而起苦的根本。其他經論,總是說:無明為本;我我所見為本。這可以舉一比喻:如人陷身在棘藤遍布的深草叢中,眼目又被布蒙蔽了,怎麼也不得出來。眼目被蒙蔽了,如無明。棘藤草叢的障礙,如愛。所以經中,也說無明及愛,為生死的父母(因)。但陷身在棘藤叢草中,想要從中出來,那末眼目蒙蔽的解脫,是首要的。所以理解到:無明為生死的根本,而解脫生死,主要是智慧的力量。無明,不是說什麼都不知,反而是充滿迷謬的知。其中最主要的,是不知無我我所,而執有自我,執著我所的一切。所以,無明就是『愚於無我』;從執見來說,就是我我所見了。我,是『主宰』的意思:主是自己作得主的;宰是由我支配他的。所以我我所見,是以自我為中心,而使一切從屬於我:我所有的;我所知的;我所支配的;一切想以自己的意欲來決定。眾生在有意無意中,確是這樣的營為一切的活動。這是以自我為中心而統攝一切的(當然,就是大獨裁 [P164] 者,連西方的上帝在內,都不會完全成功),也是如膠如漆而染著一切的;這是一種凝聚的強大向心力。這樣的活動所成的力量(業),就是招感生死,而造成一個個眾生自體的力量。眾生自體,本沒有不變而獨存的自體,如外道所說的『神我』,『靈性』,而只是身心(五蘊,六處,六界)的總和活動。由於「我我所」見的執取,才生起自我(常恒自在的)的錯覺。由於我我所見「攝」取的緣「故」,就會造成向心力,而凝聚成一個個的自體。但這是從業力招感的,而業力是有局限性的,所以經過多少時間(一期的壽命)就業盡而死亡了。(也有因為福盡及橫死的)。但我我所見為本的煩惱,還在發揮他的統攝凝聚力,這才又引發另一業系,展開一新的生命。眾生就是這樣的「死生」,生死,「永」遠的「相續」下去,成為流轉生死,茫無了期的現象。 

 

註解~4.10《修行道地經》卷二(大正一五�一九二中)。

註解~4.(11)《阿毘達磨品類足論》卷一(大正二六�六九三上)。

 

導師:

Comments

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七》說:

「有三不善根,謂貪不善根、瞋不善根、癡不善根。」

為什麼稱為不善根呢?

「根」有生長的意思。《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七》說明:「不善根是何義?答:於諸不善法,能生、能養、能增、能益、能攝、能持、能滋長義,是不善根義。」《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三》列舉分屬貪、瞋、癡等各個不同的煩惱後說明此三不善根的不善性「能為無量不善法根」。

多聞思版主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59頁提到:

「癡」是愚癡,也叫無明,從對於真實事理的無所知而得名。但不是說什麼都不知,反而這是知的一類,不過是錯誤顛倒,似是而非。

錯誤顛倒的認知如認「無我」為「我」,認「無常」為「常」,不如實知蘊、處、界、味著、過患、出離等。以下引的阿含經以不同的角度解說什麼是「無明」,謹作為參考:

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:「謂無明者,云何為無明?」

尊者舍利弗言:「所謂無知,無知者是為無明。云何無知?謂眼無常不如實知,是名無知。眼生滅法不如實知,是名無知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。如是,尊者摩訶拘絺羅!於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、不見、不無間等、愚闇、無明、大冥。是名無明。」

尊者摩訶拘絺羅又問尊者舍利弗:「所謂明者。云何為明?」

舍利弗言:「所謂為知。知者是明。為何所知?謂眼無常、眼無常如實知。眼生滅法、眼生滅法如實知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。尊者摩訶拘絺羅!於此六觸入處如實知、見、明、覺、悟、慧、無間等。是名為明。」《雜阿含251經》

 

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:「所謂無明,復云何為無明?誰有此無明?」

舍利弗答言:「無明者謂不知,不知者是無明。何所不知?謂色不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滅道跡不如實知。受、想、行、識不如實知,識集、識滅、識滅道跡不如實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、不知、不見、不無間等、愚、闇、不明,是名無明。成就此者,名有無明。」

又問舍利弗:「云何為明。誰有此明?」

舍利弗言:「所謂明者是知,知者是明。」

又問:「何所知?」

舍利弗言:「色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滅道跡如實知。受、想、行、識如實知。識集、識滅、識滅道跡如實知。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如實知、見、明、覺、慧、無間等。是名為明。成就此法者,是名有明。」《雜阿含257經》

 

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:「所謂無明,無明者,為何謂耶?誰有此無明?」

舍利弗言:「不知是無明。不知何等?謂色不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、色、色不如實知。受、想、行、識,識集、識滅、識、識、識不如實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、不如實見、不無間等、若闇、若愚。是名無明。成就此法者,名有無明。」

又問:「明者 云何為明?誰有此明?」

舍利弗言:「知者是明。

為何所知?

舍利弗言:「色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如實知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如實知,識集、識滅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如實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如實知、如實見、明、覺、慧、無間等,是名為明。成就此者,名為有明。」《雜阿含258經》

多聞思版主

最根本的煩惱或說是「愛」,或說是「無明」,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64頁說:從執見來說,就是「我、我所見」。謹節錄《大智度論卷三十一》一段文作為參考:

世間有四顛倒:不淨中有淨顛倒、苦中有樂顛倒、無常中有常顛倒、無我中有我顛倒。行者為破四顛倒故,修四念處十二種觀…

行者心意轉異知身為不淨相、知受為苦相、知心不住為無常相、結使未斷故或生吾我。如是思惟若心無常,誰知是心心為屬誰,誰為心主而受苦樂,一切諸物誰之所有,即分別知無有別主,但於五眾取相故計有人相而生我心。以我心故生我所。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貪欲,違逆我者而生瞋恚,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,是名為癡。三毒為一切煩惱之根本亦由吾我。

多聞思版主